陰影

陰影

大家好,我是Raguhn,歡迎來到解夢的世界!解夢的技巧差不多講解個一兩輪了。我最近在思考我還可以寫些什麼呢?有幾位朋友看了我的解夢文後有和我分享自己解自己的夢,讓我了解要解夢要透過大量的練習和心理學的知識的堆疊。所以我們今天來聊聊陰影吧。


A:「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看到同學B的一舉一動,就覺得很討厭這個人,但我平常沒什麼機會和他說話,為什麼呢?」
我:「你討厭他的點有哪些,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行為?」
A:「我也不知道,我看到他常常講些很難接的話,常常冷場不自知,還自以為幽默,都不知道其他人都討厭他。尤其常常會和其他人裝熟,那副自以為是的樣子看起來很不舒服,現在講起來也還是會生氣」
我:「你曾經思考過你為什麼會對他生氣呢?」
A:「…….因為我好像也是這樣的人,然後我討厭自己這樣,我不知道怎麼辦。

C:「我討厭身為男生的自己,我覺得男生很蠢,一看到漂亮的女生就黏上去,好像失智般只靠著動物本能行動了,我討厭我和他們一樣是男生」
我:「你不喜歡女生嗎?」
C:「喜歡是喜歡,但是我才不會像他們一樣」
我:「我猜你家人很反對你高中時交女朋友」
C:「嗯….你怎麼知道


有看過上面的故事嗎?有類似這種經驗嗎?我們常常講羨慕嫉妒恨,但有思考過為什麼自己會對某件事、某個人、某個情況反感呢?

這就是今天的主題:陰影。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有一塊專門放置遺忘傷痕的地方,它們被收好好的,放在陰暗的角落,你平常不會注意到它。它不是潛意識的全部,但陰影的屬性和特質幾乎是來自個人意識的經驗。有時候你會在生氣的時候意識到它。當人想要開始去了解到陰影時,便會開始意識到自己心中有這一塊地方,並伴隨著愧疚且自己否認但別人看得很清楚的那些特質和衝動。

例如自私、貪婪、軟弱等等,有時候會因為他人的一句話,或是指責一個錯誤時,如果你會覺得生氣,而且很難控制的話,那麼你一定會發現你一部份的陰影,是你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在夢中,這些陰影也會化身成人物來攻擊你、追殺你。

連你的潛意識都在指責你的時候,你能怎麼辦?陰影並非一天兩天造成的,但你在發現的時候,情緒起伏時,是無法在一瞬間清理掉那沉積許久的舊情緒。我們往往會卡在這邊,要上不上要下不下。想讓自己情緒平靜但辦不到,想要解決陰影但又無法馬上辦到,緊接而來的是漫長的自癒過程。

舉個例,一個從小看到父母失和、家暴的小女孩,長大後她以為她不在意以前在家多麼的辛苦,想說之後結婚後不要像父母那樣,但在男朋友要和她求婚時,她以為以可以,但是在當下怎麼樣都無法接受求婚,那些小時候的的回憶、情緒在當下湧現了上來,這時她才發現「原來自己非常害怕以後也會變成和母親那樣」,然後當下情緒潰堤。


在你的夢中,是否有被追殺過呢?那些在夢中恐怖的東西,皆是由心中的陰影而生。在過去的文章中常常勸導說在夢中可以試著直接和那些追你的人面對面,雖然恐怖但你是安全的。藉由和陰影面對面,看清楚他是什麼樣子,它就變得不可怕。如果起床後透過解夢,便可以得知那是什麼陰影,然後你只要面對它,那麼它對你的影響就少了一半,接下來你就很快地不被它影響。

這個被稱作「個體化的過程」,是人類心靈成長的一個過程。我們無法徹底的擺脫陰影,就好比在夢中鼓起勇氣把追殺你的人給殺死了,但實際上它並沒有消失。

或許你會問「那要怎麼知道不被陰影影響了呢?」

當曾經會讓你情緒激動的事情,你了解了緣由,你也知道為什麼你會如此的生氣,是源自於怎樣的經驗。然後當你回想起那件事時,你的心情平靜了,那就代表你把陰影化為動力,只剩記憶。

陰影可以化為動力,而且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大動力。被家暴的人走出陰影後,從事防止家庭暴力的法案推動者。從小被禁止作想作的事情的人,長大和過去和解後,持續在自己想作的事情上,並把勇於追求人生的觀念鼓舞其他還無法作自己的人。這些人的陰影是否消失了?並沒有,他們只是選擇和解並把它化為力量。

「如果我發覺我被陰影影響,但我不知道怎麼辦,該如何是好?」

首先,我要說你的情況非常的正常,這世界上每一個人只要活動,就會一直有這樣的經歷。你所需要作的是認識自己,知道你是什麼樣子的一個人,你可以透過寫自傳、朋友口述,或是排星盤、人類圖等工具。然後你需要了解你的過去,那些你在意的事,或許你已經注意到是過去的什麼事在影響你了。去了解它,拆解它。看看自己在過去受到的委屈,理解它,不否定它,再怎麼奇妙的感覺,它真真實實存在。承認它,接受它,可以的話放下它,如果還不行沒有關係,陰影就像一個陳年的老倉庫,你無法在短時間把它掃除乾淨。你只需要處理你能面對的那一塊就好。

找找朋友聊聊,尋求支持。找找學校的輔導老師、諮商師或是身心靈顧問等都是可以幫助你。但要挑一下人,有的諮商師或身心靈顧問會有奇怪的人XD


最近我在學習人類圖,需要大量的個案,若你想透過人類圖來了解自己,歡迎和我聊聊,就算你沒有訂閱都OK。

希望你今晚能和潛意識有個深刻的對談,祝你有個好夢,我們下次見。

Comments are closed.